上海创赛科技有限公司
   
     
联系热线
  • 联系人:刘小姐
  • 电 话:021-59553580
  • 邮箱:order@canspecsci.com
  • 传真:021-59553580-8012
  • 地 址:嘉定区天祝路789弄2号楼901室

【创赛优选】 碘化铅

发表时间:2025-10-11
在新能源与光电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,一种曾被视为传统无机化合物的材料——碘化铅(PbI?),正以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核心前驱体”“柔性光电器件基石”“高压相变材料”等多重身份,成为科研界与产业界的焦点。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,不仅推动着太阳能效率的突破,更在光催化、辐射防护、微纳电子等领域掀起技术革命。

一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:效率与成本的双重颠覆

作为钙钛矿电池(PSCs)的核心前驱体,碘化铅凭借多孔结构与高结晶性,成为构建高效光电转换层的关键。其作用机理如下:

晶体构建:与有机胺盐(如MAI)反应生成钙钛矿晶体(MAPbI?),形成ABX?型结构,实现可见光与近红外光的宽光谱吸收;
载流子优化:高载流子迁移率(达10 cm2/V·s)与低缺陷态密度,使电子-空穴对快速分离并传输至电极,减少复合损失;
钝化效应:过量碘化铅可填充晶界缺陷,抑制离子迁移,显著提升器件稳定性。
产业突破:
2023年,宁德时代公布“碘化铅制备方法”专利,通过优化含铅化合物与含碘化合物的加热分离工艺,生产出高结晶取向碘化铅,使钙钛矿电池效率突破25%,接近硅基电池水平,同时成本降低40%。2021年,北京大学团队将过量碘化铅引入前驱体,使电池稳定性提升3倍,寿命延长至1000小时以上。目前,武汉克米克、中山迪欣等企业已实现碘化铅规模化生产,年产能超千吨,支撑全球钙钛矿电池市场扩张。

二、高压相变材料:光电子性能的“压力调控”

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团队通过金刚石对顶砧(DAC)技术,揭示了碘化铅在高压下的半导体-半金属转变机制:

结构相变:压力达15 GPa时,碘化铅从层状结构转变为体心立方结构,带隙从2.3 eV闭合至0 eV;
光电增强:相变后,光电流响应范围从可见光拓展至1550 nm红外波段,效率提升5倍;
理论验证: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,高压下电子结构相变早于晶体结构相变,导致非金属-半金属的独特过渡状态。
应用前景:
该发现为设计宽波段响应的光电探测器、红外成像器件提供了新思路。基于碘化铅的高压相变材料,已应用于航天器辐射防护涂层,可抵御高能粒子冲击,延长设备寿命。

三、光催化与二氧化碳还原:绿色能源的“分子工厂”

同济大学团队通过3d过渡金属(Co2?/Ni2?)插层策略,构建了有机碘化铅光催化剂(TJU-40),实现CO?高选择性还原:

催化机理:层间过渡金属通过TM-O-Pb键参与能带前沿轨道构筑,促进光生电荷在Pb2?与Ni2?位点同步聚集;
性能突破:在模拟太阳光下,乙醇产率达31.4 μmol·g?1·h?1,选择性超90%,远超传统催化剂;
产业转化:该技术已与中石化合作,试点建设万吨级CO?催化制燃料装置,预计年减排CO? 50万吨。
四、柔性光电器件:微纳电子的“可弯曲基石”

基于碘化铅纳米片的二维半导体异质结,实现了柔性光电探测器的突破:

结构优势:超薄碘化铅(<10 nm)与过渡金属硫化物(如MoS?)复合,形成II型能带对齐,提升光吸收效率;
性能指标:弯曲半径1 mm时,光响应度保持率>95%,响应速度达纳秒级;

应用场景:已用于可穿戴设备、电子皮肤、柔性显示屏等领域,三星、华为等企业正推进量产。


订购:400-608-7598

来源:https://www.canspec.cn/

联系方式
手机:40060875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