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创赛科技有限公司
   
     
联系热线
  • 联系人:刘小姐
  • 电 话:021-59553580
  • 邮箱:order@canspecsci.com
  • 传真:021-59553580-8012
  • 地 址:嘉定区天祝路789弄2号楼901室

大麦耐盐机理和水稻耐盐种质创制上取得新成果

发表时间:2021-11-29

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国平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lant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“Vacuolar H+-pyrophosphatase HVP10 enhances salt tolerance via promoting Na+ translocation into root vacuole”的研究论文,揭示了大麦液泡膜质子泵正向调控耐盐的机理,并利用该耐盐基因创制耐盐水稻种质,为作物耐盐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。

液泡膜上的质子泵参与Na+的区隔化,这是许多耐盐植物普遍采取的重要策略,也是当前植物科学耐盐机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。在禾谷类作物中,大麦的耐盐性显着强于水稻和小麦等其它作物,张国平教授团队前期从大麦根中克隆到一个编码液泡H+-焦磷酸酶的基因(HVP10),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其编码的VP10是绿色植物中的一种保守蛋白。HVP10受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,大麦根部表达量显着高于地上部,且根的中柱韧皮部和木质部薄壁细胞表达较高。利用基因敲除(CRISPR/Cas9)和干涉(RNAi沉默)技术获得的该基因缺失突变体,根部质子(H+)外流和K+保留能力显着降低,向地上部转运的Na+显着增加,最终导致耐盐性减弱。此外,HVP10可与HvNHXs协同作用调节根系Na+的区隔化,即操纵离子平衡正向调控耐盐性。

进一步研究发现,HVP10在水稻中异源表达提高幼苗和成株水稻的耐盐性,在盐胁迫条件下可增加单株穗数和结实率,从而减少产量损失,启示了这一基因在改良水稻耐盐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。(生物谷Bioon.com)

联系方式
手机:4006087598